中新网广州3月15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15日通报,今年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州全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由此引发大量涉及疫情的旅游投诉,该局多举措依法妥善加快处置该类投诉。
据介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立疫情防控期间旅游纠纷处理专项领导小组,全市各区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成立联合专班,建立旅游投诉日报告制度,对涉疫旅游投诉全程跟踪掌握,稳妥处置。
该局联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妥善处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投诉、诉讼的通知》,及时明确1月24日以后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游客和旅行社旅游合同无法履行或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形为“不可抗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旅游投诉处理办法》,游客和旅行社可以通过依法协商变更、解除旅游合同,调解不成的,旅游者可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二就是引进资本,银行肯定是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除了银行,很多餐饮人还将目光转向了资本机构。后果很明显,会导致餐饮行业分化,毕竟资本不是做公益,他们要的是回报,它们肯定会投那些有潜力,品牌影响力大的企业。最近,老乡鸡,西贝,海底捞,都接受了银行的授信。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好的餐企会越来越好,经营不好的估计会在这次疫情过后洗牌出局。
在餐饮行业中,小微餐饮本来在2019年随着食材价格上涨,经营状况就不太好,再加上疫情撞上了春节,过年前准备的食材无法变现,更是苦不堪言,于是一些商家开始了自救,开始做起了外卖,虽然不太理想,但多少还可以挽回点损失。这些小微餐饮中,80%经营好的饭店可以支撑3个月左右,30%的饭店只能支撑1个月,更甚至一些经营不太好的饭店直接就倒闭了,可以说,疫情成了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感谢这份爱,给了中国战胜疫情的更强信心、更多希望。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不会忘记,2020年冬春之交,无数海内外中华儿女为情所系,因爱而聚,并肩携手,共克时艰。
一位俄罗斯侨胞,为了把物资寄往老家,在零下几十度的室外跑得汗流浃背。有人问她图啥?她懵了:“为家乡做事,能图啥?”
一位斯洛伐克侨胞,在3天辗转3国、寄出数万个口罩后,在电话那头哽咽道:“太愧疚了,能帮家乡太少了。”
一位美国硅谷的年轻华人在为武汉筹措防疫物资十余天后,在朋友圈留下这样一句话:“我若漠然,这个民族就漠然;我若冷血,这个民族就冷血;我若担当,这个民族就有希望。”
更多人说:“中国哪里需要,我们就帮哪里!”
疫情一发生,大家都知道了,旅游,餐饮,零售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这里重点说一下餐饮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为46721亿元,其中15.5%来自春节期间的消费旺季。但今年,据恒大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仅春节七天内疫情已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了5000亿元左右的损失。90%的企业出现了100%损失。
“日本福建经济文化交流会捐赠的32万个口罩抵达福州了”,“墨西哥青田同乡会捐款40万余元人民币用于青田疫情防控”,“泰国深圳总商会支援深圳的5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到了”……同乡会也忙碌起来。国内几乎每个城市都被海外乡亲的爱紧紧包裹。于这些华侨华人而言,那里有他们的老乡,有他们的亲人。
第三就是餐饮行业要不断创新,提升顾客体验,做好服务,才能生存下去,就像现在,一提海底捞大家就会说服务好,百胜集团也一样,从肯德基到东方既白,都是他们对餐品的不断创新,注重细节,注重顾客体验,打造自己的特色,做出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食物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听说武汉告急,多个国家的武大校友会、华科校友会立即行动起来,千方百计地找,争分夺秒地寄,数百万个口罩、数十万套防护服第一时间从世界各地飞往武汉。于这些华侨华人而言,那里有他们的朋友,有他们的亲人。
该局称,接下来将加强分类指导,依法、合理、妥善处置涉疫旅游纠纷;持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虚假旅游广告”“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港澳游”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健全旅游行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完)
【扛不住了!损失50亿后,海底捞开始恢复营业了】 中餐协
这份爱是海外游子的桑梓深情。
第一就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在二月三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就已经表示,未来将分情形制定出台对冲疫情影响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尽量帮扶影响较大的行业。国家不断要求银行,不轻易给受疫情较大影响的企业抽贷、断贷、压贷,央行投入1.2万亿释放流动性。
疫情过后,餐饮行业是否会有一波反弹,答案是肯定的,会有一波反弹,但可能会换种方式,慢慢的开始用公筷,未来无接触的无人餐厅也会慢慢火起来,毕竟它的使用会节约人工成本,这次疫情就知道人工成本的重要性了,无人餐厅的发展会使以后餐饮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盈利能力有所改变。他们说历史会重演,03年疫情过后,餐饮行业也迎来了一波反弹。种种迹象表明,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只是短暂性的,而且会促进餐饮行业的升级及变革。
还有许多华侨华人,他们竭尽所能地捐钱捐物,帮到的可能只是一座陌生城市里的一个陌生人。可是,他们依然倾力而为。于这些华侨华人而言,那里有他们的兄弟姐妹,有他们的手足同胞。
那些大的餐企中有像贾总的西贝一样没上市的,也有像海底捞,广州酒家(603043,股吧)那样上市的,总体来看,同样惨淡,就拿西贝来说,西贝在全国60多个城市,有400多家门店,当前基本都已停业,只有100多家在做外卖业务。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将损失7-8亿元营收,全国有两万多员工,一个月光给员工发工资就1.5亿元,再加上其他的综合成本,亏损非常严重。海底捞也同样苦不堪言,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以停业15天计算,估计疫情造成海底捞2020年营收损失约50.4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5.8亿元。但截止二月中旬,海底捞股价上涨了8%左右,这就说明了投资者对它的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2月15日海底捞宣布部分地区陆续开始营业,主要是外卖业务。海底捞刚上市不久,有充足的现金流可以抵御这次疫情,对它的未来发展,几乎没有影响,现在只是短暂性的损失。相比之下,像西安饮食(000721,股吧),全聚德,ST云网,广州酒家就比较难受了,同小微企业一样,本来2019年就比较难,这些公司2019年的现金流都比上年有所下滑。再加上年前的囤货,成本问题,别看是上市公司,现金流依然成问题,再加上每年餐饮行业第一季度的收益在全年中占很大比例,今年疫情,导致这些公司损失惨重,但是,广州酒家相对来说还好点,因为广州酒家食品加工制造公司收入占比达64.04%,餐饮公司收入占比为38.45%,它通过商超,外卖,将加工的食品卖出去,来实现收入。而剩下的公司,尤其是全聚德,无法实现外卖业务,导致情况更为严重。这些大致就是餐饮行业的现状,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资金。
(责编:孙竞、熊旭)
【疫情让78%的餐企损失惨重,资本会是餐饮的救命稻草吗?】 中餐协
这几日,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各国机场飞扬,华侨华人搬运物资的身影,将中国红映衬得格外艳丽。“加油武汉!加油中国!”的呐喊一次次在世界各地回响。游子对故乡的情,情深似海。
他们的未来,有以下几方面:
【“白衣骑士”江湖救急!继西贝后,海底捞获21亿银行授信,餐饮行业即将迎来拐点】 证券时报网
一位缅甸侨胞,从农历大年三十开始,一直采购物资,直到元宵还在奔忙。他说:“这个春节过得充实,因为能为家乡尽一份微力。”
据介绍,这批新职业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领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生产制造和建筑领域的技术革新催生出新职业;二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孕育出新职业;三是健康照护服务的大量需求派生出新职业。
大爱无疆。因为这份爱,他们跨越山海之隔,伸出援手;因为这份爱,他们与时间赛跑,脚不停歇;因为这份爱,他们直面种种无理歧视,勇敢地说:“我是中国人,我不是病毒!”
同时,该局推动广州市各区建立旅游纠纷诉调联合工作机制,形成司法审判和旅游行政调解有机衔接的机制;倡导旅行社制定多套方案化解退费纠纷;指导旅游企业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等多种合同变更方案,供旅游者选择,尽量降低旅游企业与旅游者双方的损失。
这份爱是中华儿女的民族大爱。